撰稿须知(2010版)
1文题
应简明,切和论文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论著和调查研究等请将文题译为英文。
2署名
有的作者来稿中没有署名,或署名项目不全,既不符合论文格式规范的要求,也给编辑联系作者造成困难。因此作者要特别注意署名的重要性。
2.1作者姓名 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分属两个及两个单位以上的,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按顺序标注序号。决定刊用后作者姓名不应再作变动。
2.2作者单位 在论文首页下端,按作者顺序书写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县)、邮政编码。
2.3 作者简介 在论文首页下端,说明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省略)、籍贯(何省何市或何省何县人)、学位(全称)、职称(全称)、简历(可省略)、研究方向、电话、电子邮箱等(为便于编辑部与作者联系,请作者注意告知通讯方式,愿意公开通讯方式的请注明)。必要时也可按上述内容介绍其他作者和通讯作者。
3基金项目
在论文首页下端,说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4摘要
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论文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为结构式,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摘要不应以第一人称叙述。中文摘要字数应为200字。英文摘要应为400个单词。英文摘要前应有英文文题和英文署名(单位和作者),其中,中国人名拼写使用汉语拼音,姓全大写,名首个字母大写,双字名在两个字的拼音中间加连字符。
5关键词
论文均需标引2 ~ 8个关键词。应参照MeSH(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
6正文
所有论文正文的格式均应符合《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要求。正文包括前言、对象和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5个基本部分。
6.1前言 直接写内容,不写前言二字。
6.2节号和节题 节号一般不超过4级。如
一级节题1,2,… ;
二级节题1.1,1.2,… 2.1,2.2,… ;
三级节题1.1.1,1.1.2,… 2.1.1,2.1.2,… ;
四级节题1.1.1.1,1.1.1.2,… 2.1.1.1,2.1.1.2,…
节号后必须有节题。无节题的段落勿用节号,分段叙述即可。节题应与该节内容相符。节内分点叙述的内容先用括号码[⑴、⑵、…]标示,一点内容再分小点的用圈码(①、②、…)标示。
6.3数据 文内数据应准确。数据的小数点位数应一致。数据小数点后的位数一般请不要超过3位。
6.4计量单位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文中计量单位一律用国际符号,不用中文名称(如克、厘米、毫升等)。
6.5 统计学符号 变量的符号用英文小斜斜体。样本的算术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x上面小横杠,中位数用大写斜体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斜体s下标为算术均数符号,t值用英文小写斜体t,F值用英文大写斜体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
6.6 科研设计与统计描述 正文中在介绍抽样和分配的随机性时,应具体描述随机方法和过程,不可笼统的只写“随机抽取”或“随机分组’。统计描述应完整、正确,列示统计指标值和P 值。通常P值分3档描述即可,P < 0.01, 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P >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7缩略语 正文中第一次出现要使用缩略语的非常见名词,要先写中文全名,然后在括号中注明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名、英文缩略语。
6.8 专有名词 作者使用现代医学名词,均应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科学的名词为准。中医名词以《中医大辞典》为准。
6.9图表 论文应尽量用文字描述,大量数据能用表列示的不要用图。所有图表的制作费由作者承担。
6.9.1表 格式为三线表,即表的上下线和纵标目分隔线。表不要画外框竖线,表内不要画纵线和横线,但表内的合计和统计指标要用线隔开。表依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编为表1、表2、… ,只有一个表的编为表1。表的标目应当为中文,不要用英文或英文缩略语。
6.9.2图 照片和图中的线条应清楚,显微镜和电镜图要标注放大倍数。图依在正文出现的顺序编为图1、图2、… ,只有一个图的编为图1。
7参考文献
请作者特别注意,参考文献为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不应缺少。调查研究论文每篇参考文献一般不应少于10篇,论著、综述和讲座每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20 篇。文内所有引述的背景、观点、数据等均应标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为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中参考文献按出现次序在右上角编号,文后著录按序号排列。同一参考文献多次标引的,只编一个序号。编号均用方括号括起。如期刊和书籍的文后著录为
[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全部写出,超过3人只写前3名,后加“等”字,英文用et al.).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序号] 作者姓名.著作名称.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年.起止页.
8致谢
仅对文章撰写作指导者不应列入致谢。
投稿须知(2010版)
1论文介绍信
投寄论文应附有单位介绍信,或加盖公章。
2 审稿费
每篇论文缴审稿费30元。
3 稿件媒质
投稿者可将论文用word文件以附件形式发送本刊电子邮箱:zgxybjb@126.com投稿。请不要在信件正文栏中直接录入您的论文。请在主题栏键入“投稿”二字后再键入您的论文文题。请在信件正文栏告知您的姓名、单位、手机号码,以便迅速登记。
电子邮件投稿作者请不要忘记在您的文稿中写明作者单位及其详细地址、邮编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以缺省,何省何市县人,职称,学位或学历,主要研究方向),请勿漏项。
没有条件发送电子邮件的作者可以投寄打印件。
本刊稿件处理速度较快,请勿一稿多投,以免浪费人力物力。
4著作权
作者享有自己在本刊发表文章的著作权。本刊享有全部发表文章的版权。任何个人和单位未经本刊同意不得加印、盗印、汇编,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本刊已加入CNKI等数据库,作者如不同意自己的作品进入数据库,请告知编辑部。
5版面费
本刊实行收费发表论文。
6投寄要求
6.1文责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两投。稿件刊登与否,全由审稿专家决定,任何个人向作者的许愿均无效。不要将论文原稿邮寄给个人。
6.2稿件处理
6.2.1收稿 编辑部受到稿件即登记、编号,给作者发收稿回执。稿件须经编辑初审、专家二审、总编三审。需退修的稿件由编辑直接与作者联系。
6.2.2修改 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寄稿时予以说明。
6.2.3刊用 来稿决定刊用即寄发刊用通知。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2个月后如未接到刊用通知,论文可自行处理。本刊不刊用的稿件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7投稿地址
来稿请寄:江苏省徐州市淮海东路169号 感谢您阅读本刊撰稿与投稿须知。本刊将不断充实、修订这两个须知,敬请留意,经常浏览。